找到相关内容483篇,用时3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敦煌《坛经》随想录——反省与展望

    立  无为宗 只研究  说见性]  于境上有 上 迷人 于境上有  便邪见 一切尘 上 便邪见  劳妄念 从此而生 一切尘劳妄念 从  此而生  [自性 本无一法  可得 若有所得 妄  说祸福即是尘劳邪  见I 故此法门  立无为宗  然此教门 立无  为宗  [世人离见不于 [善知识]  念若无念亦不立] 无无何事 ...

    [韩国]金知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2164288.html
  • 净空法师谈止观与念佛止观

    曰定,一曰观。定即止,放下万缘之意。修定是心不,比较单纯,修行人大致没有什么争论,至于修观,各人所修的境界不同。修观是入佛的境界,各有独到之处。修观要用智而不用识,用观照而不用分别,无论对性体或...净心念佛。有人临终往往现瑞相,他人看到自然生信心,所以求生净土,自利中便有利他作用。   △ 就是妄想,时刻不停,众生从无始以来就是如此,只能将他转换过来归到净念上,久久自然归于无。用功必须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念佛|止观|净空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1549268463.html
  •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——读《坛经》心得

    而发。   对于凡人而言,常常是著于两边(即或者随缘,遇境生心——时时处处因有所住而生心;或者堕入昏沉,滞于顽空——不能在无所住的基础又生其心),很难做到如经中所要求的那样既“无所住”,而又“生其...般若绝,一念智即般若生”。这里“迷”、“愚”是特指著境,“悟”、“智”是特指离境,因此又说“前念著境即烦恼,后离境即菩提”。并告诫大众:“自性中恶,灭万劫善因。自性中一念善,得恒沙恶尽”。“自性...

    石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5860106.html
  • 惠能的中心思想(上)

    ,别处受生。”⑩又云:“无者无何事,念者念何者?(大正藏原作“念者何物”)无者离二相诸尘劳。念者念真如本性。真如是之体,是真如之用。自性,虽即见闻觉知,不染万境而常自在。”⑩一般以为“无”,就是甚么心念都不。惠能认为是不能断绝,如果真的甚么都没有,那就是死了。因此教人“莫百物下思,尽除却”。若“空心不思”就是迷人。他反对止思观净住空的修禅方法。他认为人的心性是活泼灵动,是应用万方...

    演 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54163732.html
  • 论禅宗思想中的内在性与超越性

    ,如境美好,那么就在境上,而有贪;如境不好,那么就在境上,而有嗔,因此一般人的“”是依境而,随境变迁,这样的“”是“妄念”,经常为境所役使,而不得自在。如果能“于诸境上心不染”,这样...,坐四十九天;达磨东来,仍有三年面壁,都是坐禅。但到慧能以后,中国禅宗了很大变化,《坛经》记载慧能说:“唯论见性,不论禅定解脱。”盖慧能主张“见性成佛”,认为靠禅定并不能得到解脱,所以他说:  “...

    汤一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2565745.html
  • 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--读《坛经》心得

    应机而发。   对于凡人而言,常常是著于两边(即或者随缘,遇境生心--时时处处因有所住而生心;或者堕入昏沉,滞于顽空--不能在无所住的基础又生其心),很难做到如经中所要求的那样既"无所住",而又"...般若绝,一念智即般若生"。这里"迷"、"愚"是特指著境,"悟"、"智"是特指离境,因此又说"前念著境即烦恼,后离境即菩提"。并告诫大众:"自性中恶,灭万劫善因。自性中一念善,得恒沙恶尽"。"...

    石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73766020.html
  • 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释

    转。此便是“凝住壁观”义也。所谓“直心正念真如”又谓“于第一义而不动”也。信论云:“能观无念者,则为向佛智”,也是此意也。又如所云:“若能观察知心无,即得随顺入真如门故”。六祖释此无宗旨谓:“故此法门立无为宗。善知识,无者无何事,念者念何物。无者,无二相,无诸尘劳之心。念者,真如本性。真如即是之体,即是真如之用。真如自性,非眼耳鼻舌能。真如有性,所以。真如若无,眼耳色声当时...

    达磨祖师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7/06411686607.html
  • 阎罗王!您抓错人了吧!

    修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,就是学习观照自己的心动,“不怕念起,只怕觉迟。”用这句话来惕励自己的修行,是再适合也不过的!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大行普贤菩萨一样,出自本心地真实忏悔,真实忏悔自己和众生的业障,而此...,我可以告诉你们,这个道场其他修行人的成就。”   阎罗王就把这个道场的修行人的成就,一一说给他们听。这些人他们都认识,有成就菩萨,有成就阿罗汉,有往生净土,也有的升天为天人。了半天,就是没有他们...

    紫空

    |修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1/1222497589.html
  • 体相论

    什么样的境界啊!在那里,不可思,不可议,心则偏,动念则错,不心也偏,不动也错,而能随于凡俗种种因缘,广大示现出无漏、完美的与不与不。一起一中即等同于不,不中即蕴含着一切;...而建立种种不可思议之表达方式,即是相应于般若之论议。   所谓流溢于散漫、肤浅或执著于严谨、精深,都不是与般若相应的论议方式,不能得到般若之受用和传递出般若之精义,因为般若远高于执著。执著散漫、肤浅...

    释圣虚著

    |般若|智慧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1706378976.html
  • 证体启用之过程

    善恶二见,留影于心。如敌来守城,虽一时敌不得入,敌终未去,乘机仍可入城,非究竟也。故勿压制、勿躲避,以破除为妙,两不留影,心无所染,敌我同化,即入大定。   境来不理,亦不,但不断灭,此静中定也;...明心后,保任绵密(所谓保任,切勿压心不,只要能转化不住),经过相当时期,习气有忽然消除之妙。   众生万般苦恼,只缘一乱字,乱由比量而,见性人见闻觉知了了,不动念时心对境是现量,及至动分别时,动而...

    王骧陆居士

    |止观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2300059835.html